學生掌握各個學科的基礎知識點,能爭取在考試中拿到大部分的分數(shù),比如語文選擇題、古詩文填空題等等。那初中語文基礎知識有哪些呢?
一、字
知識要點
1.字音:
漢語拼音規(guī)則,及容易讀錯的字。
掌握帶寫規(guī)則的重點字,這些字的音節(jié)拼寫對了,就可以達到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效果。這些字分別是:
(1)維、會、溫、駝、優(yōu)、流的拼寫規(guī)則
(2)英、呀、煙、葉、暈的拼寫規(guī)則
(3)公、榮、雄、翁、擁、窘的拼寫規(guī)則
(4)女、綠、掠、虐、與、機、區(qū)、需、魚的區(qū)別。
除此之外,再注意拼寫的隔音符號,皮襖píǎo兒化標音花兒huār輕聲不標詞。
2.字形:
注意形近字與同音字之間的區(qū)別。
大多是書下的注釋和書后練習中容易寫錯的字;也有同學作文中常見的錯別字。一般是書下帶注音的字,和書后的關于字音的練習。
學法指導
1、養(yǎng)成查字典的好習慣
2、可以在平時自己常易錯的字記錄在一個本上,定時集中糾正
3、還可以進行形似字,同音字的組詞練習。
二、詞
知識要點
應掌握詞的本文,語境義,及辨析,近義詞,反義詞,辨析詞的褒貶義。
?、僭~的本義與語境不同的詞。
?、诮x詞的辨析:結合語境選擇恰當?shù)脑~語。
③結合語境判斷詞的褒貶,及正確理解發(fā)生的變化后詞的感*彩。
學法指導
1.每學新課,先要將自己不會的詞語畫出來,通過查字典再結合語境理解詞語,不能死記硬背。
2.在具體語境中有的詞義發(fā)生變化,一定要加強理解這部分內容,
3.書下注解及課后練習的詞語部分應是重點
4.學習詞語應堅持“長流水,不斷線”,根據(jù)自己情況,每天都要學習和積累一定的詞語,到一定時期,自測之后,將還不熟悉的詞語用過篩子的方法挑出來,再次復習,直至越來越少。
5.將自己積累的詞語記在一個本子里,最好分類,既有利于語文基礎知識的掌握。又有利于協(xié)作。
三、句
(一)語法
知識要點
應掌握短語、單句、復句這三方面知識
短語:五種基本結構,并列、偏正、動賓、補充、主謂
單句:六種基礎成份,主語、謂語、賓語、定語、狀語、補語
復句:七種基礎類型,并列、遞進、轉折、選擇、因果、假設、條件
學法指導
近年來由于淡化語法知識,有的同學以為語法不用學了,其實學語法對于我們學習語言和運用語言是非常有幫助的。運用這些語法知識分析理解文章內容;運用這些語法知識,使自己的文章寫得更加通順、簡明、連貫。
1.短語的學習不要脫離句子,要結合短語在句子中的作用,理解句子的組成。
2.單句的成份的劃分可以利用不同成分的基本位置,和結構助詞的不同用法來掌握。
?、賉狀語](定語)主語||[狀語]謂語(定語)賓語<補語>
注意:表時間、地點的狀語一般在主語前。而表時間、地點的詞語如在謂語后,稱之為補語。 ②巧用結構助詞“的”“地”“得”
“的”字前一般是主語或賓語的定語。
“地”字前一般是謂語的狀語。
“得”字后一般是謂語的補語。
3.對復句的復習主要是記住常用關聯(lián)詞以辨析復句的類型,熟記口訣,便于記憶。
有一個復句關聯(lián)詞語歌訣,幾分鐘就能背熟,可以一試。
既又也還表并列,不是而是別記錯;
不是就是是不是,或者要么表選擇;
不僅不但表遞進,而且并且更還也;
雖然但是為轉折,盡管可是加可卻;
因為所以既然就,因而因此是因果;只有和才只有就,條件還有無論都;如果和就即使也,要是和就表假設。
4.學習語法知識重在運用語法知第一文庫網(wǎng)識提高語言的表達能力,不必單純地死記語法的名詞術語、概念、理論,單句側重在病句修改;復句則重點關聯(lián)詞的運用;對復句中分句內容的理解。因此,在學習時應在掌握了語法的基本知識的基礎上,學會運用這些知識,為正確運用語言服務。
(二)標點
知識要點
1990年3月,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上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署修訂發(fā)布的《標點符號用法》中指出:“標點符號是書面語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用來表示停頓、語氣以及詞語的性持和作用。因此,必須重視標點符號的使用?!?/p>
《標點符號用法》中列了16種標點符號。下面順口溜可幫助同學們記住這些標點號:
句、逗、頓,分、冒、問,感嘆號;(7種)
引、括、省,破、連、名,還有間隔和著重。(9種)
(其中“名”指書名號和專名號)
學法指導
在作文中能否正確運用標點符號。這里應注意的是有的同學作文中經(jīng)常一逗到底,這顯然不行,另外,冒號、引號、分號、這些標點也容易出錯,這也是在作文中標點扣分校多的地方。另外冒號、引號也常易出錯,
如:①我說:“你來,他不來?!?/p>
?、凇澳銇恚粊??!蔽艺f。
?、邸澳銇怼?,我說,“他不來。”
這類的題型,幾乎每年都會考查,同學們復習時一定要注意。同時在閱讀中要會運用標點來理解文章的內容。
(三)修辭:
知識要點
應掌握三個方面知識,
1、八種修辭方法:比喻、擬人、排比、夸張、對偶、反復、反問、設問;
2、了解常見的八種句式:主動句,被動句,肯定句,否定句,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感嘆句,會
根據(jù)表達的需要選擇使用句式;
3、語言表達力爭做到簡明、連貫、得體。
學法指導:
在閱讀中分析理解修辭手法、句式變化的運用對表現(xiàn)中心有何作用。在寫作中掌握這方面的知識,提高自己對語言的運用能力。
四、文體知識:
包括四部分: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應用文、文體知識。
1.記敘文
知識要點:
?、僖兀簳r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jīng)過、結果
?、谌朔Q:第一(我)、第二(你)、第三(他,他們)
?、垌樞颍喉様ⅰ⒌箶?、插敘
?、苤行模和ㄟ^記人、敘事、狀物、寫景表達作者的思想。
?、菰斅裕号c中心有關內容詳寫,要具體、生動。與中心有關的次要內容略寫。
2.說明文
知識要點:
①對象特征:事物的特征,事理的本質。
②說明的條理:層次結構;說明順序,包括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壅f明的方法:分類別,下定義,作比較,打比方,舉例子,列數(shù)字。
3.議論文
知識要點:
?、僬擖c:作者對所論述問題的見解和主張。
?、谡摀?jù):用來證明論點的事實和道理。
?、壅撟C:論述層次,論證方法(例證法、引證法、對比論證法)。
4.應用文
知識要點:
要重點了解幾種常見應用文的格式。
(1)書信――一般書信和申請書、倡議書、感謝信等專用信、一般書信
?、贅祟}:一般情況下,書信無標題(發(fā)表的書信可根據(jù)書信的內容或主旨寫上標題。)
②稱呼:第一行頂格寫收信人的稱呼,稱呼后加冒號。
?、壅模旱诙锌諆筛駥懻摹^D行,頂格寫。如果內容較多,可以分段。
?、芙Y尾:結尾要寫祝愿或表示敬意的話,“?!薄按酥隆钡仍~語可以接正文寫,也可以另起一行空兩格寫?!斑M步”“敬禮”等詞語要另起一行頂格寫。
?、菔鹈腿掌冢涸谛盼牡挠蚁路?,分兩行寫。前一行署名,后一行寫日期。署名的前面,可根據(jù)需要寫明收信人的身份、輩份或單位。
?、尢顚憳藴市欧?/p>
在信封左上角六個小方格內填寫收信人所在地區(qū)的郵政編碼。
在收信地區(qū)郵政編碼的下方,寫收信人的詳細地址或所在單位的詳細名稱。
在收信人地址或單位名稱的下方,居中位置寫收信人的姓名。
在收信人姓名的右下方,寫寄信人的詳細地址和姓名。
在信封右下角的小方格內寫寄信人的地區(qū)的郵政編碼。
(2)通知
學法指導
對文體的知識既要掌握(不能死記硬背)又要運用,重點在運用這些文體知識,解決閱讀、寫作中心問題。具體指導結合現(xiàn)代文的閱讀與寫作。
五、文學常識
包括,小說、散文、詩歌的常識,了解基本篇目中涉及的主要的作家作品。
知識要點:
小說
?、偬攸c:以塑造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故事情節(jié)的敘述和環(huán)間的描寫反映社會生活。
②分類:短篇小說(含小小說),中篇小說,長篇小說。
?、垡兀喝宋镄蜗?,故事情節(jié)(開端、發(fā)展、*、結局,有時前面有序幕,后面有尾聲),人物活動的具體環(huán)境。
④描寫人物的方法:正面描寫:外貌、語言、行動、心理描寫;側面描寫。
散文
①特點:散文(狹義)是一種自由、靈活的抒寫見聞感受的文體。
②內容:或狀物,或寫景,或記人記事,所寫的總是作者感悟至深的生活經(jīng)驗的一部分。
?、坌问剑簭淖髡咧饔^感受出發(fā),以個人抒情為主,綜合運用抒情、敘述、描寫、議論等多種表達方式;在結構和行文上,或層次清晰,結構嚴謹,或靈活自由,形散神不散;語言精練優(yōu)美,富有特色。 詩歌
?、偬攸c:偏重于抒情言志,想像豐富,形象鮮明。語言含蓄、凝煉、押韻,句子大
體整齊,富有節(jié)奏感和音樂美。
?、隗w裁:詩歌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演化出許多不同形式。
從文學角度看,詩歌世括詩、詞、曲。詩又分為傳統(tǒng)詩體和現(xiàn)代詩體。傳統(tǒng)詩體中,有古風(也叫古詩、古體詩,和近體詩相對)與近體詩(包括律詩、絕句)之分,文人詩(有作者的詩)與民歌(民間流傳的、集體創(chuàng)作的詩或詩人按民歌體裁寫的詩)之分?,F(xiàn)代詩體包括新詩(與傳統(tǒng)詩體相對,也叫自由詩、現(xiàn)代詩,是“五?四)”以來產(chǎn)生的白話詩。有押韻,有的不押韻),民歌,散文詩。
從內容角度看,詩歌又可分敘事詩,抒情詩,哲理詩。
有關作家作品方面
知識要點
對基本課文涉及的下列重要作家作品,要能夠準確記住(不能寫錯別字)作者的姓名、所處的時代(國籍)及對作者的評價,這些作者的作品的篇名、出處等。
如:中國現(xiàn)代和當代作家:魯迅、郭沫若、茅盾、老舍、葉圣陶、朱自清、聞一多、冰心、趙樹理、周立波、吳伯簫、臧克家、魯彥、蕭乾、魏巍、楊朔、王愿堅、艾青、田間、賀敬之、公劉、柯巖。 如:中國古代詩人、作家:司馬遷、陶淵明、李白、岑參、杜甫、白居易、牡牧、王勃、王維、韓愈、柳宗元、劉禹錫、歐陽修、蘇軾、陸游、范仲淹、李清照、辛棄疾、楊萬里、萬致遠、施耐庵、蒲松齡、曹雪芹、吳敬梓。
如:中國古代文學作品及作者:《詩經(jīng)》、《左傳》(左丘明)、《論語》、《孟子》(孟軻)、《韓非子》(韓非)、《史記》(司馬遷)、《列子》(列御寇)、《敕勒歌》、《木蘭詩》。
如:外國作家和作品:安徒生及《皇帝的新裝》、都德及《最后一課》、契訶夫及《變色龍》、莫泊桑及《我的叔叔于勒》、馬克?吐溫及《競選州長》、高爾基及《海燕》、奧斯特洛夫斯基及《生命的意義》。 考試題型:在中考中這部分知識常用選擇題考查作家作品,在閱讀的簡答題、分析
題中考查運用小說、散文的知識去閱讀分析文章的思想內容。
學法指導:對小說、散文方面的知識應側重在閱讀、寫作的運用上。對作家作品則要聯(lián)系課文,進行分類比如按作者分魯迅的作品共七篇,朱自清,魏巍的作品分別兩篇。
按國家分類,按朝代分類,發(fā)現(xiàn)唐代詩歌九首,文章三篇,宋代詩歌五首,文章四篇,而漢以前的作品
詩歌三首,文章八篇,只有《桃花源記》是晉朝,個別作家作品容易混,如王維王勃都是唐朝,寫的詩都是歌頌朋友情誼,不妨用“杜勃?!眳^(qū)別這像個人名好記,用它把《杜少府之任蜀州》作者王勃名句:“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這么多的內容都包括了。再如南北朝民歌是詩歌,一詩《木蘭詩》一歌《敕勒歌》。當然還有許多這類小竅門,同學可以自己創(chuàng)造便于記憶。
以上是一些關于初中語文基礎知識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考試有幫助。如果你還想要了解更多,可以去在線輔導平臺進行了解。
今天最后推薦的在線輔導平臺是專注教育——中小學網(wǎng)上*輔導,全國重點中學名師*家教補家教補習!
以上就是大學路為大家?guī)淼某踔姓Z文基礎知識,初中語文基礎知識有哪些,希望能幫助到廣大考生!
現(xiàn)在的家長壓力普遍很大,在升學的壓力下不得不把孩子送去各類的輔導機構。為此,有家長呼吁:要全面禁止課
2021年08月03日 11:56課外報班,每個家長心里都有自己的想法:“我家孩子數(shù)學不行,是不是得補補啊?”又或是“別的孩子都報輔導
2019年11月11日 22:18課外輔導是一種較為常見的課外學習活動,也是一種組織化的校外活動形式。特別是在中國的基礎教育階段,學校
2019年11月11日 22:19有人說,校外培訓機構是校內教育的完善和補充,然而也造成學生更多的學習壓力和家長們的經(jīng)濟負擔。社會上一
2019年11月11日 22:13其實這是一個系統(tǒng)性問題,家長由于大部分只有一個孩子,經(jīng)驗非常有限,也不做教育方面的研究,所以很多時候
2019年11月11日 22:08教育培訓行業(yè),在我的認知里是從2010年1月29日開始的。那時我剛剛進入新東方天津學校。面試、試講、
2019年11月11日 22:00打開大學錄取通知書,是高考考生們夢想成真的瞬間。同樣的,在大洋彼岸的小島國新加坡,每一年也有一群又一
2019年11月12日 13:14不經(jīng)歷一次小升初,我還以為九年義務教育沒我啥事。小升初讓我明白,家長需要經(jīng)歷的最嚴峻的義務可能來了,
2019年11月12日 13:05有很多家長們反應說,不知道為什么孩子對一些數(shù)學法則總是張冠李戴很是讓人頭疼,總是感覺是因為太調皮,所
2019年11月12日 13:02今日寄語"讓孩子愛上閱讀,必將成為你這一生最劃算的教育投資"——畢淑敏前段時間看
2019年11月12日 12:592024年全國學校衛(wèi)生與健康教育工作研討班舉辦
時間:2024年09月11日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受聘為西湖大學首位名譽教授
時間:2024年11月01日教育部:加強中小學學科領軍教師培訓,為基礎教育教學改革培育一批帶頭人
時間:2024年09月11日習近平: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yè)
時間:2024年11月01日教育部:常態(tài)化規(guī)范社會事務進校園工作,充分保證教師從事主責主業(yè)
時間:2024年09月11日2019英語六級考試復習用的什么資料 英語六級考試時間是幾點到幾點
時間:2024年06月08日2021年3月16日以后從北京到遼寧朝陽還需要核酸檢測嗎 2021年3月16號離京用不用做核酸檢測
時間:2024年06月08日我昨天報好了志愿多久可以查看自己是否被錄取呢 志愿填報后幾天能知道被錄取
時間:2024年06月08日廣東有那些高校錄取線是在二批A線的 各省錄取分數(shù)線一樣嗎
時間:2024年06月08日內蒙古公務員考試網(wǎng)上報名及查詢的具體步驟
時間:2024年06月08日2020大學路版權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
警告: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