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學路 > 教育資訊 >正文

孩子有心理疾病怎么辦?

更新:2020年05月08日 22:05 大學路
高考是一個是一場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戰(zhàn)役。面對高考,考生總是有很多困惑,什么時候開始報名?高考體檢對報考專業(yè)有什么影響?什么時候填報志愿?怎么填報志愿?等等,為了幫助考生解惑,大學路整理了孩子有心理疾病怎么辦?相關信息,供考生參考,一起來看一下吧孩子有心理疾病怎么辦?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會出現(xiàn)很多問題,這是正常的,孩子在成長,家長也要成長。很多家長發(fā)現(xiàn)自己的孩子有心理疾病,這給家長帶來了很大的難題,不知道該怎么辦。今天專注教育小編帶您揭秘青少年心理問題的原因及方法。



  

  引發(fā)青少年心理問題的常見原因


  1、生理因素:如軀體疾病引發(fā)的心理問題。


  2、社會因素:


  (1)重大生活事件:可能有來自自身、家庭、學校等的重大生活事件給孩子造成的心理創(chuàng)傷。還有,例如父母離異、家人過世、生活環(huán)境的突然改變等。


  (2)社會支持系統(tǒng):青少年的社會支持系統(tǒng)是指以求助者為核心,包括朋友、家人在內的各種社會關系在精神上、心理上等方面給予求助者的支持和幫助,這對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若因重大生活事件的變化失去了熟悉的社會支持系統(tǒng)的支持,很容易產生心理問題。


  (3)不良的生活方式:如作息不規(guī)律黑白顛倒、早晨睡懶覺、晚上睡不著、白天無精打采。還有的人一日只吃一餐、兩餐,最終導致精神不振、不思飲食、煩躁、空虛、彷徨、無聊?;蛘哂幸恍┤碎L期沉浸在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上,如沉迷網絡、賭博等,也容易產生賭博成癮、網絡成癮等心理問題。


  3、認知因素:


  (1)分析是否有心理發(fā)育停滯。


  (2)尋找求助者的記憶中有無持久的負性情緒記憶。


  (3)分析內心世界有無對人、對事的持久偏見事例。


  (4)分析有無深層主觀因素——價值觀、人生觀方面的問題。


  (5)分析個人成長史,查看其自我認知系統(tǒng),分析是否有錯誤觀念、錯誤認知等。


  心理問題的干預


  1、放松訓練,以便隨時保持輕松的狀態(tài),從而緩解緊張、焦慮情緒等。


  2、簡易行為矯治——陽性強化法。通過獎勵目標行為,忽視或淡化異常行為,促進目標行為的產生。


  3、合理情緒療法。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艾利斯認為,引起人們情緒困擾的并不是外界發(fā)生的事件,而是人們對事件的態(tài)度、看法等認知內容,因此,要改變情緒困擾不是致力于改變外界事件,而是應該改變認知,通過改變認知,進而改變情緒。


  4、系統(tǒng)脫敏法。主要用于恐懼癥。


  5、沖擊療法。主要用于治療恐懼和其他負性情緒反應。


  6、厭惡療法。常用于戒煙、戒酒、戒除網癮,治療強迫癥等。


  7、認知行為療法。通過改變思維和行為來改變不良認知,消除不良情緒和行為。


  當家長們真的發(fā)現(xiàn)孩子有心理疾病時,不要急著投醫(yī),最有效的辦法是坐下來和孩子聊聊“病因”,心病難醫(yī),心病就要從心里解決。


以上就是大學路為大家?guī)淼暮⒆佑行睦砑膊≡趺崔k?,希望能幫助到廣大考生!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lián)系刪除。
與“孩子有心理疾病怎么辦?”相關推薦

每周推薦




最新文章

熱門高校 更多




聯(lián)系我們 - 課程中心
  魯ICP備18049789號-7

2020大學路版權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

警告: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