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學路 > 教育資訊 >正文

過度保護釀成大錯,孩子的教育應該順其天性嗎?

更新:2020年05月14日 22:09 大學路
高考是一個是一場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戰(zhàn)役。面對高考,考生總是有很多困惑,什么時候開始報名?高考體檢對報考專業(yè)有什么影響?什么時候填報志愿?怎么填報志愿?等等,為了幫助考生解惑,大學路整理了過度保護釀成大錯,孩子的教育應該順其天性嗎?相關信息,供考生參考,一起來看一下吧過度保護釀成大錯,孩子的教育應該順其天性嗎?

小興的媽媽是個設計師,她自小就繼承了媽媽的愛好,喜歡拿著蠟筆到處涂涂抹抹。

飯后,一家人坐在一起看電視,小興從房間里跑出來,手里拿了把美工刀和鉛筆,沖到媽媽面前,嚷嚷著:“媽媽,教我畫,畫這個……”小興指著海綿寶寶,臉上難掩興奮。

旁邊突然傳來一聲吼叫:“你拿著刀干嘛!快放回去!小孩子玩什么刀!睡覺去!”小沈媽媽本來興致高昂想教孩子畫畫的心突然就被孩子他爸這聲吼澆滅了。

本想訓他爸幾句,結果她看見孩子就像真的做錯事一樣,打算默默的回去把刀給放下。

看到這一幕,小沈的媽媽忽然意識到,孩子在自己最親的人面前都不會捍衛(wèi)自己喜歡做的事,是不是太膽小了點,這樣的性格長大該怎么辦?

其實孩子的性格大部分都來自幼時的環(huán)境影響,古有孟母三遷,也是這個道理。

記得臺灣著名教育家曾說過:

膽小是因為大人不肯放手,孩子的本性是好奇的,這是人類演化來幫助自身生存的一個本能。

但是現(xiàn)代的父母怕孩子受傷,總把他緊緊地管束住,不讓他去探索。

于是我們??吹胶⒆痈吒吲d興地在奔跑,父母卻在后面焦急地喊:“不要跑,會摔跤?!?/p>

其實孩子個頭矮,摔一跤不會怎樣,但是父母天天說“不準這,不準那”,久了,孩子就什么都不敢做了。

過度保護無益,順其自然最好。

研究發(fā)現(xiàn),若是小時候很少接觸到細菌,身體里沒有抗原,上學后,就容易生病。

現(xiàn)在很多醫(yī)生鼓勵家長讓孩子養(yǎng)寵物,就是因為從小接觸不同的病源,長大后比較不易過敏。

我有個朋友,生活在美國人煙稀少的蒙大拿州,她小學是在家自學的,直到初中才去城里上學。

當別人出麻疹時,她沒有出,等她結婚生子后,她兒子在學校感染了麻疹,她也被傳染了,可她兒子病了兩周就痊愈了,她卻住了兩個月的醫(yī)院。

有些病,小時候得不會怎樣,長大后得反而會送命。

可見,過度的保護,不見得對孩子最好。其實父母教養(yǎng)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順其天性,過度的保護只會漸漸磨滅孩子天性里存在的一些有靈氣的東西,如果你將來的孩子因固守成規(guī)而變成一個古板且沒有生動靈魂的人,你覺得他會開心嗎?

以上就是大學路為大家?guī)淼倪^度保護釀成大錯,孩子的教育應該順其天性嗎?,希望能幫助到廣大考生!
免責聲明:文章內(nèi)容來自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lián)系刪除。
與“過度保護釀成大錯,孩子的教育應該順其天性嗎?”相關推薦

每周推薦




最新文章

熱門高校 更多




聯(lián)系我們 - 課程中心
  魯ICP備18049789號-7

2020大學路版權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

警告: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