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家長究竟最在乎什么?答案是——體育!
可以說,對體育運動的重視貫穿于美國生活的方方面面。
美國孩子愛運動,小女孩的攀爬臂力驚人。比中國的男孩要膩害。
Monkey bar是北美孩子日常活動標配。
不是美國孩子不勇猛,是家長們會放手,看看唐島灣公園類似游樂設施旁站滿了隨時保護幫一把的家長們。
剛來美國的時候,我兒子完全傻了,不知道咋爬m(xù)onkey bar。
我抱他上去,手腳并用也不會[吐][抓狂][囧]
國內(nèi)孩子最缺的就是運動這塊。
看看現(xiàn)在幼兒園孩子的運動和人家相比真是畏手畏腳,跟中國足球似的
運動起來跟作秀似的,真性情沒有充分的展現(xiàn),家長怕孩子磕著碰著累著,幼兒園怕追責。愁人!這些孩子你怎么要求他們充分的發(fā)展他們的想象力!
難忘的人生經(jīng)歷,很多親支持我?guī)鹤佑螌W美國, 順便直播美國的所見所聞.下面說一下吧.
美國社區(qū)到處有標準的足球場,網(wǎng)球場以及籃球場。真的草坪。每次我經(jīng)過時,總看到草坪有孩子在踢足球,有女隊也有男隊。
美國park里面也有大片的草坪和網(wǎng)球場,以及網(wǎng)球場,每天放學后,總是看到草坪上有很多孩子在運動。
小區(qū)都有免費兒童游樂設施,對于孩子來說,至少有2個區(qū)域可以供他們玩耍。每個兒童樂園區(qū)域有不同的設施,以供不同年齡的孩子來選擇。面對更小的孩子,區(qū)域里有沙坑,有保護帶的秋千。一般都是設有滑梯和秋千。每個兒童區(qū)域底下都是安全地面,有些都是沙地,有些是塑膠地墊,最大程度保護兒童運動安全。
我們每天路過一所小學,學校其實不算大,但也有大塊的草坪,圍繞著草坪的四周是寬大的道路,也是操場,上面設有好幾個籃球架,還有至少三處的樂園設施區(qū)域,有滑梯,攀爬的繩索架,以及monkey bar 。一到放學,所有孩子都可以在學校隨便玩到幾點,都沒人來管。放學,學校里非常熱鬧,孩子們打籃球的打籃球,攀爬的攀爬,滑滑梯的滑滑梯,在草坪上跑步的跑步。這里的孩子很喜歡玩一種器械,那就是monkey bar,孩子們在玩monkey bar的時候,那靈活的動作像極了小猴子,所以這種器械才叫monkey bar吧,真的很形象。地面是塑膠地墊,很軟。
作為普遍缺少戶外活動的中國孩子來講,來這里之后,我第一次看到美國孩子在玩monkey bar時,驚呆了。他們的矯健靈敏,真的不亞于雜技或者體操運動員。有些孩子能來回玩?zhèn)€五六次,而且很輕松,有些孩子還能轉圈……在他們的帶動下,Max現(xiàn)在也能斗膽上去嘗試,希望能夠玩?zhèn)€一個來回,回國之前但愿他能練高難度的,就是一次跨桿吊過去……
在學校也遇到一些中國家長,也聊起,他們的孩子剛來時也啥都不敢,運動能力很差。但在這里呆久了之后,現(xiàn)在也和美國孩子差不多強。看來只要有機會以及給他們場地,每個孩子都是愛運動的。
而且我發(fā)現(xiàn),美國孩子都穿得特別少,不像中國孩子那樣穿得嚴嚴實實。越是一兩歲的孩子穿得越少。雖然這里氣候很暖和,但早晚溫差大,還是比較涼的,沒太陽,風一刮也挺冷的。但我總是看到,清冷的上午或者傍晚,很多孩子就穿著單衣,下穿短褲。有些更小的孩子也是,都是短袖或者夏天的連衣裙。美國大人也穿得很少。我想,這跟她們從小就穿得少練出來有關,她們確實不怕冷,不僅僅為了好看。孩子雖然穿得少,但一直都在運動,所以也很少看到孩子們感冒流鼻涕的。仿佛個個都很健康。
而且大人對孩子摔倒什么的也都很無所謂。覺得很自然。不會像中國大人那樣,一個孩子寶貝得要命,就怕哪里磕著碰著。這不讓跑,那不讓動。還捂得嚴嚴 實實,結果三天兩頭感冒發(fā)燒。孩子小的時候都好動,其實動動更健康。摔破點皮,流點血,只要不摔到要害處,真的又有什么關系呢?而且孩子很聰明,本能地會 保護自己。
真的 忽然有點羨慕他們。想起中國的孩子,課間不能隨便出教室,放學后馬上就被接回家……不能這么自由的釋放自己的天性。
運動是每位美國學生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每逢周末都有高校間的橄欖球比賽,在學校的合租公寓門前經(jīng)常可以看到三三兩兩的美國學生聚在一起,穿著代表不同球隊的上衣,放著吵鬧的音樂,喝著啤酒。
也許正是借由比賽人們可以找到歸屬感,所以體育活動對于美國學生意義非凡。
美國人重視對孩子體育運動的培養(yǎng),可以說從娃娃抓起,而且絕對肯花大把時間和銀子。當中國孩子小時候在背唐詩三百首的時候,美國的孩子已經(jīng)開始在足球、籃球、網(wǎng)球場上瘋跑了。
凡是有孩子的家庭,周末都安排得“滿滿當當”的。一家人陪孩子練壘球、游泳、籃球、橄欖球……
美國家長很清楚,孩子們的較量,最終是綜合能力的較量,而一個強壯的體魄,是所有的基礎。
在升學這件事上,體育對孩子來說也具有實際意義。如果一個高中生是校隊的明星球員,成績就算一般,那么他上大學也基本不用愁了;如果成績還不錯,那申請名校和獎學金更是非常輕松。
其實,美國人對運動的重視和癡迷已經(jīng)到了令人發(fā)指的地步。
一對美國小哥倆的運動量是這樣的:
三年級的哥哥踢了幾年球了,現(xiàn)在在俱樂部踢,每周三次訓練,室外場地,風雨無阻。另外每周還有兩個小時網(wǎng)球、一個小時籃球、一個小時游泳。周末一般有兩場足球賽,每三四個月會有一次聯(lián)賽,那就會變成四場比賽。
二年級的弟弟呢不喜歡奔跑的項目,所以三次足球換成三次他喜歡的跆拳道,其他項目跟哥哥一樣。暑假期間,他們會上運動方面的夏令營,一天結束之后回來照樣游泳打球.....
我覺得,這個運動量對中國孩子來說有點兒大,體能跟不上。雖然天生條件可能就跟我們不一樣,但這兄弟倆的體能其實也是靠長年累月的運動建立起來的。我問他們的媽:是就你們家這樣,還是這兒的孩子都這樣?
她想了想說:“老美的孩子差不多都這樣,他們同學很多都是三項運動一起上。但我們在老中(中國人)里應該算是運動量大的?!?/p>
“這兒白人太多,體育真拼不過他們,他們都是從兩三歲開始就天天這么玩兒啊!” 所以你看大多數(shù)美國孩子(包括亞裔)的那種健康活躍的形象,多少都跟從小戶外運動有關。
堅持和毅力,我覺得很值得敬佩。從這個角度講,我就能理解為什么西方人一向把體育當成“精英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了。
我們一直強調(diào)人各有志,不要攀比嗎?為什么運動這個事兒要跟別人比呢?我的回答是:運動這個事兒還就是要比的!你在運動場上不比什么時候比?不跟別人比也要跟自己比:一個孩子運動還是不運動,幾年下來狀態(tài)差蠻遠的。
運動的好處很多。孩子們堅持鍛煉,身體好了,很少生病,吃得香睡得著。
研究表明,除了遺傳因素的影響之外,戶外運動是預防近視眼最好的辦法。
最重要的是,孩子們會變得更有耐力、更能堅持,不會遇到一點事兒就嬌氣抱怨。因為體育除了給人一個好身體好精力之外,也傳遞了一種精神:競爭、合作、公平、責任感、堅持不懈的努力、對壓力的承受能力、對輸贏的正確態(tài)度.....
很多東西不用你說教,體育運動中就都學到了。
可以說,美國學生的體育運動,占了課余的大部分時間。他們的體育鍛煉,非常正規(guī)、極其嚴格,而且是配合著各種賽季的比賽,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難怪很多美國的學生看上去體魄非常健壯。
運動設施完備安全
記得大家經(jīng)常喜歡開的一個玩笑,說中國人為什么乒乓球、羽毛球那么好?主要是因為這兩項運動不怎么挑設施,不管在哪,只要有兩副拍子就可以開打。
而在美國,每個初中、高中都有網(wǎng)球場、棒球場,課外時間對公眾免費開放。學校很密集,人均資源很豐富,肯定能找到空場子,先到先得。城市的社區(qū)娛樂中心大大小小的室內(nèi)游泳池就多達十幾個,全年提供兒童和成人的游泳訓練。也許正是因為美國的運動設施更齊全,所以美國人更容易養(yǎng)成運動的習慣吧!
家長陪練,培養(yǎng)團隊合作
美國各個小鎮(zhèn)上都有*支持的各項團體體育俱樂部,從幼兒園開始,教練都是爸爸們,無論他們多忙,但是永遠都可以抽出時間做足球教練或橄欖球教練。
美國父母更注重Team sports(團隊運動),因為他們認為團隊類的項目能讓孩子學習如何與人合作,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感和團隊精神。
所以美國父母不單把體育看成強健孩子體魄的方式,還是對孩子意志品質的訓練,是對孩子教育的重要部分。
根據(jù)美國兒童醫(yī)生的建議,11-14歲的孩子每天需要至少1小時的運動(vigorous physical exercise)。不少平時工作非常忙的美國爸爸,一到周末,就會陪孩子做各種各樣的戶外體育運動。
當然,陪練是個很辛苦的差事,但老美家長們把這當成頭等大事,為此甘愿犧牲自己的時間、精力。當孩子參加體育比賽時,大部分美國家長也會去觀看。這種對體育的無*支持就是對孩子最好的鼓勵。
不懂體育沒法社交
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美國文化都更推崇健康而有活力的體態(tài),肌肉與線條美都是重要的外貌加分點。
身邊的美國人見面打招呼經(jīng)常說:“嘿!上周末的球賽你看了嗎?” 美國人對體育的愛有時候真的達到狂熱的程度。
可以說,體育是美國的重要精神圖騰,它融入了美國生活的方方面面,美國人對于體育永遠是津津樂道。如果你無法和一個美國人談論體育,你就無法真正認識和結交他。
所以中美教育最大差別:美國的家長培養(yǎng)自己的孩子愛運動!美國教育是贏在了體育上!
碼字,是自我表達的方式,也是和大家無聲交流的方式。特別美好!如果又有朋友看,或點贊,或轉發(fā),或留言,這一天我的心情都開花了!謝謝大家給我單調(diào)的生活帶來的溫度??!
維多利亞原創(chuàng),未經(jīng)授權嚴禁轉載!
我們是一群有追求的白領高知媽媽,辣媽寶貝群是媽媽成長指南,更是職場女性吐槽之地,一起分享生活點滴幸福與心靈感悟。媽媽的眼界就是孩子將來的境界。共勉!
辣媽寶貝群創(chuàng)始人:辣媽維多利亞,外企高管白領媽媽,潛心耕耘辣媽寶貝群三年半。讓我們一起成為更好的自己
起源于美國的“家庭學院”,流行于丹麥等歐洲童話國家的辣媽群,采用歐美社區(qū)家庭公益互助合作小組形式,專業(yè)的教育顧問和學習導師領銜,各種線上線下的親子英語互動活動,旨在打造家長們學習成長,孩子們互動交流的傳播平臺,彌補公立教育的不足!我們愛生活,愛家庭,愛孩子!
以上就是大學路為大家?guī)淼闹忻澜逃畲蟛顒e:美國孩子愛運動!,希望能幫助到廣大考生!現(xiàn)在的家長壓力普遍很大,在升學的壓力下不得不把孩子送去各類的輔導機構。為此,有家長呼吁:要全面禁止課
2021年08月03日 11:56課外報班,每個家長心里都有自己的想法:“我家孩子數(shù)學不行,是不是得補補啊?”又或是“別的孩子都報輔導
2019年11月11日 22:18課外輔導是一種較為常見的課外學習活動,也是一種組織化的校外活動形式。特別是在中國的基礎教育階段,學校
2019年11月11日 22:19有人說,校外培訓機構是校內(nèi)教育的完善和補充,然而也造成學生更多的學習壓力和家長們的經(jīng)濟負擔。社會上一
2019年11月11日 22:13其實這是一個系統(tǒng)性問題,家長由于大部分只有一個孩子,經(jīng)驗非常有限,也不做教育方面的研究,所以很多時候
2019年11月11日 22:08教育培訓行業(yè),在我的認知里是從2010年1月29日開始的。那時我剛剛進入新東方天津學校。面試、試講、
2019年11月11日 22:00打開大學錄取通知書,是高考考生們夢想成真的瞬間。同樣的,在大洋彼岸的小島國新加坡,每一年也有一群又一
2019年11月12日 13:14不經(jīng)歷一次小升初,我還以為九年義務教育沒我啥事。小升初讓我明白,家長需要經(jīng)歷的最嚴峻的義務可能來了,
2019年11月12日 13:05有很多家長們反應說,不知道為什么孩子對一些數(shù)學法則總是張冠李戴很是讓人頭疼,總是感覺是因為太調(diào)皮,所
2019年11月12日 13:02今日寄語"讓孩子愛上閱讀,必將成為你這一生最劃算的教育投資"——畢淑敏前段時間看
2019年11月12日 12:59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受聘為西湖大學首位名譽教授
時間:2024年11月01日習近平: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yè)
時間:2024年11月01日思政課一體化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交流大會在福州開幕
時間:2024年11月01日強化實踐創(chuàng)新導向,專家解讀我國首個博士專業(yè)學位研究生學位論文與申請學位實踐成果質量標準
時間:2024年11月01日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熊四皓一行調(diào)研浙江大學
時間:2024年10月17日2019英語六級考試復習用的什么資料 英語六級考試時間是幾點到幾點
時間:2024年06月08日2021年3月16日以后從北京到遼寧朝陽還需要核酸檢測嗎 2021年3月16號離京用不用做核酸檢測
時間:2024年06月08日我昨天報好了志愿多久可以查看自己是否被錄取呢 志愿填報后幾天能知道被錄取
時間:2024年06月08日廣東有那些高校錄取線是在二批A線的 各省錄取分數(shù)線一樣嗎
時間:2024年06月08日內(nèi)蒙古公務員考試網(wǎng)上報名及查詢的具體步驟
時間:2024年06月08日2020大學路版權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
警告: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